光圈是什么意思
光圈(Aperture )又称光阑(diaphragm),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其中,F=镜头的焦距/镜头的有效口径的直径。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越小。简单的说就是,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
光圈的种类
光圈的种类有:固定光圈,猫眼式光圈,瞬时光圈,兼快门光圈。
光圈及快门优先
高端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佳能10-18mm f/4.5-5.6 IS STM
光圈起到下列作用:@劲捷(Kingjyo)
1、限制由镜头进入的光通量,调节影像的亮度;
2、减少镜头的残留像差,提高解像力;
3、变换景深;
4、使画面中心部和边缘部的光量均匀。
光圈与景深
很多初接触摄影的朋友,都会对拍出「前清后朦」的照片感到疑惑,常嚷着为什么别人可以拍得出来,自己用同样的机子跟镜头却拍不出来,所谓「前清后朦」,在摄影中我们称为「景深」,景深和光圈有着直接关系。
浅景深,景深(相片清晰范围短)
深景深,景深(相片清晰范围阔)
「景深」是指在一幅相片中「清晰」的范围(也就是上图的「清晰部份」),在我们肉眼看起来清晰的部份,我们会称之为景深范围。
「前清后朦」的照片主要是因为「浅景深」,即比较短的景深深度,景深的深浅主要取决于以下元素:
镜头的光圈大小
镜头的焦距长短
摄影主体的远近
感光元件的大小*
景深并不会一下子突然由锐利变成模糊,而是逐渐趋向模糊。事实上,由焦点(中间的白色棋子)开始,前面或后面的部份已渐渐开始模糊,只是我们的肉眼,要去到一定模糊程度才能够察觉到有关变化。
我们这篇集中说光圈和景深之间的关系。
光圈如何影响景深?
光圈越大(f 值越小),景深越浅(前景/背景看上去就像化掉一样)
光圈越小(f 值越大),景深越深(就是前景/背景看上去比较清楚)
劲捷(Kingjyo)摄影器材 整理
www.cnking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