罏 基本解释
● 罏
lú ㄌㄨˊ
同“𧇄”。古代一種盛酒的小口瓦器。《説文•甾部》:“𧇄,𦉈也。罏,籀文𧇄。”
爐子;火爐。唐楊巨源《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火入天地罏,南方正何劇。”
同“壚”。酒店放置酒甕的土檯子,借指酒店。宋竇革《酒譜》:“當肆者曰罏。”
英语 earthen stand for wine jug
法语 tas de terre pour conserver les jarres à vin
【漢典】
罏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罏 lú
名
(1) 一种小口的盛酒瓦器 [a narrow-mouthed jar]
古磁瓶罏十七件。——《红楼梦》
(2) 同“垆”
【漢典】
罏 國語辭典
罏ㄌㄨˊlú
名
一種形似瓶子的盛酒器具。《玉篇·缶部》:「罏,罍也。」明·袁宏道〈戊戍除夕〉詩:「石小聚香多,罏焦聽酒沸。」
爐子。唐·鄭谷〈題興善寺寂上人院〉詩:「臘高興故疾,罏暖發餘香。」宋·陸游〈共語〉詩:「黃金已作飛煙去,痴漢終身守藥罏。」通「爐」。
【漢典】
【未集中】【缶】
罏·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罏 《康熙字典》
【未集中】【缶】
罏·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籠都切,𠀤音盧。𧇄,籀文作罏。【玉篇】罍也。【類篇】𦉈也。
【漢典】
【卷十二】【甾】
↳𧇄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罏”字头,请参考“𧇄”字:) 【卷十二】【甾】
《說文解字》
𦉈也。从甾虍聲,讀若盧同。𤴅,篆文𧇄。罏,籒文𧇄。洛乎切 文五 重三
《說文解字注》
(𧇄)𦉈也。𦉈者,小口罌也。从𠙹虍聲。讀若盧同。洛乎切。五部。
(罏)籒文𧆭如此。缶𠙹一也。
(𤴅)篆文。按𧈕與𧆨二體必當互易。淺人所改也。𧆨必古文。故盧以爲聲。且二字皆从𠙹。無庸用先古後篆之例。故二體當互易。而𧆨下應曰古文。
【漢典】
罏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u˧˥ 唐代读音 *lo日语读音 SAKADAR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u2 [客英字典] lu2 [海陆腔] lu2 [宝安腔] lu2 [客语拼音字汇] lu2粤语 lou4
近代音 來母 魚模韻 平聲陽 盧小空;中古音 來母 模韻 平聲 盧小韻 落胡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模部 ;王力系统:來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罏」 說文籀文「罏」「𧇄」 說文‧甾部「𤴅」 說文篆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壚 𤮧 𧆣 𧆨 𧆭 𧇄 𧇏 𧈕 𤴅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