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0年的美國的是一個恐怖世代,911攻擊之後,總統以國土安全之民,「向恐怖主義宣戰」發動伊拉克戰爭,把伊斯蘭人變成了國家敵人,造成阿拉伯和西方之間的劇烈衝突,影響至今。伊拉克戰爭,也開啟了一股新的美國戰爭電影類型,包括凱薩琳·畢格羅兩部入圍奧斯卡的電影:2008年的《危機倒數》,以及2012年的《00:30凌晨密令》等等。以網路購物發跡的亞馬遜集團成立電影公司後的第一部自製作品《危牆狙擊》,也是一部反省伊拉克戰爭的片子。
《危牆狙擊》的故事發生在大約2007伊拉克戰爭的末期,兩個美國軍人在沙漠中執行探勘任務,他們在苦等了22個小時,本以為這區域應該沒有其他的敵人,但是當他們進一步前進時,一個狙擊手被不知何處而來的子彈射中,另一個狙擊手企圖營救時,也被射到膝蓋。他身上的裝備,通訊天線,飲水等也都被破壞,情急之下,他躲到了一面頹杞的牆後面。
這部電影的時空場景幾乎就是這樣:一個空曠的沙漠,一面破牆,對面的一個垃圾場,頭頂上刺人的烈日,以及一份未知的,無法控制的戰爭恐懼。一個頻死的軍人癱在沙地上,另一個,則在牆的後面焦頭爛額,整部片的主角,就是這位名叫埃薩克的狙擊手。他身受重傷,但是依然想要救他的夥伴,想活下去,但是,他幾乎完全無能為力。
片中唯一的場景沙漠,看起來很簡單,然而這片黃土彰顯了戰爭的種種關係面向。美國軍力強大,他們會轟炸,佔領,征服;但是當他們淪落到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空間,卻完全失去了駕馭力。埃賽克的眼前,彷彿空無一物,但是子彈隨時打過來,他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裡;而如今提供他保護的一面破牆,非常諷刺地,竟然是美軍轟炸學校之後的殘骸。美國自命第一強國,但是當他們單槍匹馬跑到別人熟悉的土地,跟敵人直接面對面時,根本是不堪一擊。
這部電影中所描繪的「敵人」,是全片最絕妙的一筆。那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埃薩克在危牆後面企圖和美軍聯繫,他收到了對方的回覆,沒想到「對方」竟然是一位極通英語的伊拉克軍人,不知情的埃薩克因此洩露了許多軍機給了「對方」。這個伊拉克軍人就在埃塞克的四周,但是埃塞克根本看不到,只有從無線電中聽到他的說話。這整部片的骨肉,即使兩個人的隔空交談,一來一往的對話中,透露了一份對於這場戰爭的反思。
兩人的對話,從敵人的交鋒,漸漸變成聊天。伊拉克軍人在言談中老神在在,原來他曾經是一個愛好英語文學的老師,非常欣賞愛倫坡的詩句,但是發明這個語言的人,卻毀了他的家園。他原本可以輕易解決埃薩克,但是他卻選擇說話,一面聊天一面玩弄埃薩克。雖然看不見這敵人,從聲音中似乎可以感覺他是個優雅,智慧,敏捷,博學,健康,同時也嫉惡(美軍)如仇的阿拉伯軍人;而美國狙擊手埃薩克,卻永遠處在氣急敗壞中,像個鱉三。兩者之間權力與能力的關係非常明顯。一場沙漠中的困獸之鬥,《危牆狙擊》毫不手軟地戳破了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