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決賽

2025-05-06 23:11:52

施皮茨之魂

编辑

众所周知,德国国家队如今在参加世界杯足球赛时会预先选择一个好的酒店。而这一行为是起源于1954年。赫尔贝格团队的宿舍安置于图恩湖畔的施皮茨。由于那里被认为是球队在世界杯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它也因此被广泛称为“施皮茨之魂(Geist von Spiez)”。德国队当时的助理教练是赫尔伯特·辛格(德语:Albert Sing)。辛格此前曾在伯尔尼年轻人体育俱乐部任教,并对瑞士有着很深的了解。同时,他还有亲戚在施皮茨拥有一间酒店。辛格便咨询其亲戚,能否让德国队入住丽城酒店(Hotel Belvedere)。经过一番犹豫,酒店的管理层终于同意。德国队遂于1954年5月下旬前往施皮茨。根据赫尔贝格的计划,球队需要找到一个免受外界骚扰的隔离地。其中媒体和球员的妻子或女友是被禁止进入球队驻地的。主教练的设想是球队只能作为一个集体共同进退。这个集体将在施皮茨的球队酒店诞生。该方案不仅对教练,同时也对集体主义精神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它还能使赫尔贝格对每个球员进行单独面谈,以在心理上适应未来的挑战。赫尔贝格此时实际上是在创造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alle für einen – einer für alle)”的团队理念,因此球队能够以这种原始的理念构建,继而被视为最终赢得决赛的关键[28][29]。

弗里茨·瓦尔特天气

编辑

弗里茨·瓦尔特是德国在1950年代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他是1954年冠军球队的队长,并曾代表德国参加过61场国际比赛及射入33球。然而,由于身患疟疾,他只能在阴雨天的比赛中发挥出全部的状态,这便是所谓的“弗里茨·瓦尔特天气(Fritz-Walter-Wetter)”。

与其他许多在1920年出生的德国人一样,弗里茨·瓦尔特也被应征入伍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赫尔贝格可以利用他的特权帮助球员远离战火,但国家队队员们还是未能从征兵中幸免,因此瓦尔特只能首先在法国成为一名步兵。战争结束后,他成为了苏联人的战俘。在那里他患上了疟疾,这种疾病的特点是高烧,并且通常发生于战争刚刚结束的战俘营之中。疟疾导致他只能在阴雨的弗里茨·瓦尔特天气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在战俘营期间,瓦尔特仍然继续“用生命在比赛”,但由于疟疾侵袭而变得虚弱的他只能同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守兵同场踢球。当后者意识到这是一位德国国家队的队员后,遂将他引荐至战俘营的苏方指挥官朱可夫少校。由于朱可夫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球迷,他便将瓦尔特及胞弟路德维希在战俘整体移送至西伯利亚的古拉格之前留在了身边。两兄弟最终于1945年10月28日回到了凯泽斯劳滕[30]。

在伯尔尼的决赛前夜,一位匈牙利记者走访了德国队设于施皮茨的营地。在那里,他询问塞普·赫尔贝格是否真的相信其球队在面对匈牙利的决赛中存在获胜机会。赫尔贝格称,德国队在竞技层面的确不如匈牙利队,但如果7月4日会下雨,事情可能会变得有所不同。至决赛日清晨,队员们抬头望天,但并没有下雨。直到球队在中午时分从施皮茨启程,第一滴雨才从天上飘落。瓦尔特天气终于到来。在前往决赛的途中,赫尔贝格对他的队长说:“弗里茨,你的天气”。瓦尔特回答道:“老板,我对此并无异议”[31]。

电台解说

编辑

一幅包含有决赛钟楼及环绕在其周边人群的著名图像,如今被装饰在瑞士首都体育场旁

在1954年,德国总共只有约20,000台电视。由贝恩哈特·恩斯特(德语:Bernhard Ernst (Kommentator))报道的电视解说原声带已经失传,甚至画面也只有18分钟可看。电影画面的关键场景几乎都配用了由赫尔曼·齐默曼报道的电台解说。以下为最著名的摘录:

伯尔尼的万克多夫体育场还剩6分钟(的比赛时间)。没有踌躇。雨点连续不断的向下敲打。这很艰难,但观众,他们没有[sic!]离开,他们怎么可能离开!世界杯是每四年1次,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决赛,如此势均力敌,如此扣人心弦——现在德国队由沙费尔在左翼发动攻势,沙费尔传给莫洛克被[…]阻截!然后博西克[…],在匈牙利的右路得球。他带球奔袭,这一次被抢断了,在面对沙费尔时,沙费尔向禁区传中——头球——被阻断——拉恩从后插上射门——拉恩射门!——进了!进了!进了!进了![…]你会觉得我疯了,[…]我相信,外行的球迷也应该有一颗随着我们球队和我们自己欢欣鼓舞的心脏,并且应该竖起拇指。

在比赛结束后:

只有1分钟的补时。德国队领先[…]但它仍然面临危险,匈牙利队从右翼进攻——现在弗里茨·瓦尔特已将球[…]碰出了界外。谁会去怪他呢?匈牙利队获得界外球机会,球抛给了博西克——结束了!结束了!结束了!——结束了!比赛结束了!——德国是世界冠军,他们在伯尔尼的决赛中以3比2击败匈牙利!……经过这30秒钟,您一定要原谅解说员[…],我们将尽量,以正常的音量和相当平静的语速来向您形容发生在这里的一切。一百个、两百个摄影师涌入比赛场地,瑞士军队的成员用绳子组成了一个正方形的边框。德国队——1954年世界冠军!中间已全然起立欢呼,旁边站着的是匈牙利人,匈牙利人,冷静,团结,(需要)向这些年轻人致敬,(尽管经历了)这场伟大的失利。

在此之前,齐默曼还曾在场上比分为2比2的局面下,为门将托尼·图雷克的一次成功扑救而陷入疯狂,他大喊“图雷克,你就是条好汉——图雷克,你就是个足球门神”。为此,他遭到了教会代表的严厉谴责,并出席了电台台长召开的聆讯[32]。

演员安德烈亚斯·奥伯林格(德语:Andreas Obering)在松克·沃特曼(德语:Sönke Wortmann)导演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中重演了赫尔伯特·齐默曼的这番解说。

2004年7月4日的决赛刚好50年周年之际,德国电台(德语:Deutschlandfunk)在当日的决赛回顾节目中,再次播放了由赫尔伯特·齐默曼解说的电台解说。它同时也被收录于由北德广播电台出版的两张CD内。罗伯特·伦勃克(德语:Robert Lembke)作为每个半场开端的解说员,他的解说提示对德国当时三国分立(西德、东德和萨尔保护领)的政治局势和柏林的分裂作出了说明[33]:

这里是联邦德国、西柏林,以及连接萨尔布吕肯电台的共同广播。我们从伯尔尼的万克多夫体育场为您带来德国对阵匈牙利的世界杯决赛转播。评论员为赫尔伯特·齐默曼。

这里是联邦德国、西柏林,以及连接萨尔布吕肯电台的共同广播。[…]该广播已经结束,我们将切换回德国。

防滑球鞋

编辑

阿道夫·达斯勒在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曾担任西德队的运动装备管理员,此外他还是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的创始人。达斯勒为西德队配备了不同于当时其它球队的球鞋,这是一种鞋底带有螺钉的新发明。这款球鞋为西德队在伯尔尼的决赛中带来了裨益,它使球员能够在大雨浇灌的整场比赛中保持稳定。鞋钉在半场休息时进行了更换,并且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场地条件进行调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