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珩" 指的是君子端方正直、温润如玉的品质。但不少人都把“珩”误读为háng 或 xíng,它的正确读音是héng(音同恒)。为什么用“珩”来比喻君子的品质呢?“珩”究竟是什么?
珩,读作héng,是一个形声字。从玉(王),其古文字形像是用一根绳子穿着几块玉石。在金文和小篆时,其字形作三横一竖,与“王”字相似,直到隶书时才有了加点的“玉”字。
所以“⺩”又称“斜玉旁”,由⺩字旁组成的字,大多与玉石有关,如珠、珍、琼、瑾、瑜、琳等,在这里表示“珩”与玉石有关;行表声。
《说文解字》中说:“珩,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也。从玉行声。” 《释名·释首饰》"珩,横也,横之于体前也。" 所以“珩”的本义是指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是用来节制人的行为举止的。
为什么用“珩”来比喻君子的品质呢?
古人认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所以常以玉比德。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就是形容君子内敛含蓄的品格。
古人把生儿子称为“弄璋之喜”,“璋”指的也是美玉,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
"珩"是佩玉上面的横玉,虽然它的材质未必优于其他佩玉,但却有"节行止"的礼教作用。古代君子言谈举止都是有规范的,而男子佩戴珩玉,便可通过摆动幅度来规范自己的步伐频率。
而且在周代时,珩位于组玉佩的最上端,属于"纲领之器",象征着身份,所以"珩"成为了君子完美品格的象征,才有了“君子如珩”这个说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