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乔体育的兴衰:从山寨到败诉,再到上市梦碎

2025-06-12 15:21:17

灯塔媒介5月27日讯,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曾有一个品牌因与NBA传奇球星迈克尔·乔丹的名字相似而迅速崛起,它就是中乔体育,原名中国乔丹。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争议,其与迈克尔·乔丹之间的法律纠纷更是旷日持久。

上交所5月17日晚公告,因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乔体育”)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山寨起家,争议不断

中乔体育产品主要为运动服饰系列,分鞋类、服装和配饰三大类别,产品主要满足目标消费群体对于专业运动和生活休闲的需求。

中乔体育的前身,中国乔丹,成立于2012年之前,凭借与迈克尔·乔丹名字的相似性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知名度。

2012年至2020年间,迈克尔·乔丹本人对该公司提起了诉讼,指控其侵犯了自己的姓名权。

在迈克尔·乔丹的诉讼中,双方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中国乔丹使用的商标是否代表迈克尔·乔丹本人,以及“乔丹”一词是否指代迈克尔·乔丹。

这场官司历时8年,期间,中国乔丹的律师团队在庭审中进行了巧妙的辩护,两次利用法律漏洞胜诉,但迈克尔·乔丹的律师团队最终还是通过确凿的证据,证明了中国乔丹的侵权行为,迫使其更名为中乔体育,并公开澄清与迈克尔·乔丹无关。

2020年年底,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乔丹体育停用其企业名称中的“乔丹”商号和涉及“乔丹”的商标。

2021年1月,中乔体育及迈克尔·乔丹再次就判决提起上诉。

2023年3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后,乔丹体育弱化了“乔丹”汉字标志,后更名为中乔体育。

财务困境,上市梦碎

中乔体育2010年就向证监会提交IPO申报材料,早在2011年11月获得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审核通过,但一直没有拿到批文发行上市。

败诉和更名后的中乔体育,财务状况开始急转直下。

2020年到2022年上半年,中乔体育营业收入分别为49.28亿元、59.31亿元和30.99亿元;净利分别为7.38亿元、6.95亿元和3.63亿元。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营挑战,中乔体育试图通过上市来寻求资金支持。

2023年3月,中乔体育上交所主板IPO获得受理。计划募资10.64亿元,分别用于鞋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研发设计中心建设项目,全国战略直营店建设项目,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2023年7月,中乔体育收到审核问询,但一直未回复问询,也未更新申报材料。

撤回IPO申请后,中乔体育在官网发布声明,称撤回申请不会对公司经营及长远发展造成影响。

招股书显示,目前,福建百群投资持有中乔体育64.73%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而丁国雄、丁也治夫妇合计持有福建百群100%股权,是中乔体育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乔体育的销售额和利润持续下滑,但其创始人丁氏家族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积累了至少11亿现金的财富。对他们来说,即使中乔体育最终退出市场,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损失。

据悉,中乔体育IPO涉及的募投项目已以自有资金建设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与灯塔媒介立场无关,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镜像,违者必究。转载、约稿、发布等合作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