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如何将两条普通廉价电灯线,化腐朽为顶级喇叭线,集肤效应的运用

2025-10-04 02:32:04

8381.png_300.png (16.9 KB, 下载次数: 6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2-11-13 08:37 上传

原创,请勿抄袭。

同行们可以悄悄在家做,打枪的不要。

大家好,我是妙招姐。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

本期不是介绍DIY,而是认识为什么音响系统中的中高频会弱过耳机系统?

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

如果家中正好有废弃的2对普通的,(1.5米*2,音箱之间3米通常足够了)

常见2*0.75mm2的电灯线,那绝对是个好消息。

O1CN01qT3mxV1anL34mNHXJ_!!0-item_pic.jpg_q50s50.jpg (47.38 KB, 下载次数: 6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2-11-13 11:37 上传

0.75mm2,其实是一个绝佳的横截面积,相当于半径是0.48毫米。

为什么绝佳?

其可以正好完美的,公平公正地通过20赫兹和20K赫兹音频交流电信号。

数据来源:

在美规线AWG18(0.823)和AWG19(0.653)中间的横截面积--0.75mm2,根据美国国家电气标准,

MAX frequency for 100% Skin Depth:可100%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最高交流电频率,

Awg18和awg19对应的分别是是最高17K赫兹和最高21K赫兹,“AC交流电”没有集肤效应地通过的最高交流电频率。

音频信号是交流电,英语是AC。(DC是直流电,可以100%通过导体横截面)

下图是数据出处:美国国家线规AWG图的最后一列。

CHART-1-w-1024x1024.jpg (263.91 KB, 下载次数: 6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2-11-13 07:58 上传

常见的电灯国标2芯电源线,就是2*0.75mm2,

其实就是非常合适的音频信号线。

但问题可能出在,

50年前,全球用电子管驱动高阻抗(平均8-16欧姆)的音箱,

用放大电压做功驱动音箱,此时,喇叭线无需承担大电流的功能。可以很细,很细。

而现在,追求低失真,精确调声的唱片录音领域普遍使用晶体管扩大机,(只有吉他和麦克风需要恰饭,才依旧用“开美颜”的电子管)

所以,通过放大电流做功的晶体管功放,其喇叭线需要够粗才能承担电流。

到这里:

1,单根绝缘,直径超过1毫米的信号线(喇叭线和信号线),都会衰减信号的中高频。

2,用粗还是可以用纤细的喇叭线,看功放类型。

1根2*0.75mm2的电灯线,电流承载方便,在峰值时,是不够的。

所以,最好准备2根,多根,

比如那个著名的透明地毯线。

AWG18和AWG19分别可长期承受的(不发热)安全电流是1.8安培和2.3安培。

如果用2根,那就是3.6A和4.6安培,2*0.75mm2取保守一些,4安培。

著名的美国透明地毯线,用20awg到14awg的,那就是为什么要用20多根多根并联了。

其实太细的并不太方便使用和维护,太容易形变,一旦形变就很难完美复原导体,和出厂的阻抗。

继续,如果音箱的平均阻抗为8欧,甚至4欧姆,2根电灯线可长期处于安全工作范围的情况是

4*4=16瓦,4*8=32瓦之间。

普通音量下,音箱通常在0.1-1瓦之间,所以在家听音乐用完全合适!

没错,就是0.1-1瓦!

人类双耳,可长时间接收的安全声压不超过75dB(日常家中环境声压是60dB)

让90dB/米/瓦的音箱在1米外,1瓦可以使其发出90dB的声压音量。

2米外,-6dB,

4米外,-12dB。

90-12=78dB,1瓦功率下,4米外。

在此情况下,1瓦,4米外,78dB,

2瓦功率,+3dB,81dB,

4瓦,84dB,

8瓦,87dB,

16瓦,90dB,

32瓦,93dB。

人耳长时间的安全声压多少?75dB。过高容易恶心头晕。

有追求极致的发烧友说,不行,我比较发烧,用三根吧3*0,75mm2,

家里正好有早年淘汰洗衣机的,带接地的3*0.75mm2电线

另外我家客厅有50平方,我座位要离开音箱3米-4米,

3根0.75mm2,最大可长时间安全运行的最大安培保守为6安培。

功率P,8欧姆音箱P1=6A*8ohm=48瓦,4欧姆音箱P2=6A*4ohm=24瓦。

补充给好奇宝宝,交响乐的大动态下声压可达到最高110dB,一对90dB的音箱大概瞬间需要128瓦左右的功率,(看和耳朵的远近距离)

但这是极短瞬间的高潮,一直保持的高潮,也就不在时高潮了,也就是说,2*0.75mm2的电缆其实完全能够通过128瓦的功率,

只是无法长时间通过,128/8=16A,128/4=32A,这2个大电流,否则会发烫,造成安全事故。

这也是目前国标电源线是2*1mm2,或者3*1mm2的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了,也更讲究了。

配上全球范围,失真最小的WBT头子,

因为他家是仅有可以最终确保20K音频信号免受集肤效应的失真,

details_onblue.jpg (28.12 KB, 下载次数: 6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2-11-13 08:54 上传

够薄且够宽,不衰减高频信号,也可以承受高电流。

你肯定会问,

下图这种可不可以啊?也很薄,很宽啊。

12-pcs-B423CU-Bronze-Copper-Audio-BFA-Z-Type-4mm-Banana-Plug-Speaker-Cable-Connector.jpg (70.33 KB, 下载次数: 7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2-11-13 11:57 上传

答案是连接,人工焊锡的最小厚度能够保持最薄处为均匀的1毫米厚度吗?

更不论精度了。

都不如WBT专利押紧的直接,且零焊锡。

没有线材能够提升系统,只是较少地对信号产生失真,仅此而已。

如果选择单根绝缘2.5mm2,4mm2,6mm2的喇叭线,

都会多多少少衰减中高频。

用晶体管功放,

多股,单根不超过1毫米直径,0,75mm2的细线,

连接端子,同样保持横截面最薄的厚度均匀小于1毫米厚。

才可能是一根正确的音频喇叭线。

至于音箱和功放的端子,

哈哈哈,也是同样的,

只有最薄的,才可能听到信息量无衰减的中高频泛音,俗称贵气。

WBT-0710Ag_01.jpg (10.81 KB, 下载次数: 6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2-11-13 12:16 上传

1_1.jpg (87.88 KB, 下载次数: 7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2-11-13 12:17 上传

真正的金属导体,只有上图中的1.

那么薄薄的一片。

但试问,有几家,有几款舍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