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的说文解字解释

2025-07-01 01:47:27

《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下反切舉卿切頁碼第24頁,第19字續丁孫

荆異體荊

楚木也。从艸𠛬聲。

𦮓古文荆。

附注《說文新證》:「西周早期金文从刀,兩㐅形。唐蘭以為象人的手足因荊棘而被創傷,人形訛為刀形,因而或加井,即創傷之創的本字,增艸而為荊棘之荊。劉釗以為象以刀斫荊之形,後加『井』聲。唐、劉二說都有道理,從金文的用法來看,此字為荊的本字,但從後世的演變來看,也是創傷的創的本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反切己英反頁碼第90頁,第5行,第1字述

楚,木也。從艸刑聲。

鍇注臣鍇曰:「荊州因此爲名也,故其國名楚。」

反切………頁碼第90頁,第6行,第1字述

古文荊。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下反切舉卿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46頁,第4字許惟賢第63頁,第9字

楚木也。

段注《林部》曰:楚,叢木。一名荆。是爲轉注。

从艸。刑聲。

段注舉卿切。十一部。

古文荆。

荊字的相关索引#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45頁,第10字2陳昌治本第75頁,第1字3黃侃手批第73頁4說文校箋第32頁,第19字5說文考正第27頁,第16字6說文今釋第98頁,第1字7說文約注第186頁,第1字8說文探原第463頁,第1字9說文集注第150頁,第4字10說文標整第18頁,第32字11標注說文第32頁,第2字12說文注箋第277頁,第2字13說文詁林第1700頁【補遺】第16233頁【補編】第14874頁14通訓定聲第3465頁,第2字15說文義證第83頁【崇文】第329頁16說文句讀第95頁17說文新證第68頁,第2字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67頁,第4字19古字釋要第79頁,第5字